宁德师范学院智慧校园建设“十三五”规划(2016-2020)

日期:2016年11月13日 11:32   作者:  浏览量:

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宁德师范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特制定本规划。

一、 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互联网+国家战略,关注下一代互联网技术(IPV6)发展动态,将互联网+教育在宁德师范学院进行科学实践。根据宁德师范学院的办学定位,建设适合我校特点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坚持整体规划分别实施的原则,建设好我校的智慧校园。用信息化手段将优质的教育资源、教育模式搬上校园网,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通过互联网可以获取海量信息资源,更好与兄弟院校交流,不断改进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理念,从而实现“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二、信息化现状

学校设置有专门机构负责教育信息化工作;采用GPON技术建设校园基础网(万兆主干,千兆支线,百兆桌面)出口带宽CHINANET 4.5Gpbs、CERNET 10Mpbs校园网建有门户网站、各系各部门网站和各类专题网建有教学资源系统和各类管理系统校园网实现新校区全覆盖;学校建有接入中国电信全球眼系统的331路校园安防监控系统和可以分区广播的校园有线数字广播系统;全校拥有100间多媒体教室,全部接入校园网,实现集中控制管理,该系统同时作为标准化考场管理系统;学校还建设了录播教室、微格教室和云计算技术数字语言实验室;全校拥有教学电脑1500台,组成公共机房和各类功能实验室30间;全校对教育信息化已经形成共识,师生信息化素养不断提高。

宁德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拥有专任教师33人(教授6人、副教授4人、硕士学位以上教师27人);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拥有专职技术人员14人。计算机系教师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技术人员为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我校教育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信息化应用系统较少;师生使用教育信息化应用系统还没有形成习惯。

三、智慧校园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在现有先进校园基础网的条件下,建设一个集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行政后勤管理与服务、学生教育管理与服务为一体的教育信息化体系。继续建设和完善信息门户平台、身份管理平台、公共数据平台、共享资源平台、统一通讯平台等五个基础信息平台。改造升级教学管理系统,建设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科研管理平台。完善和升级OA系统,建设一卡通系统、资产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升级改造财务管理系统。建设学生全生命周期平台(含新生报到、奖贷助补俭、学生电子档案、就业创业、毕业生管理)。到2021年,建党一百周年时,把我校建成教学、科研、行政、后勤全面信息化的智慧校园。

(二)阶段目标

1、2016-2017年,建设完善OA办公自动化系统、教学资源平台、校园卡(一卡通)系统,初步实现行政、教学、后勤信息化。用信息化应用提高信息化认识,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用教育信息化助推学校跨越发展。

2、2018-2019年,重点建设学生全生命周期平台、科研管理平台、资产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升级改造教学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让教育信息化深入我校师生人心,成为我校教育工作的得力助手,使我校真正办成合格的地方性、综合性本科大学。

3、2020年,重点建设信息门户平台、身份管理平台、公共数据平台、共享资源平台、统一通讯平台等五个基础信息平台。使我校达到信息相通,资源共享,统一身份,统一认证,信息化水平达到或者超过同类本科大学,为学校实现办成具有特色,走在同类本科大学前列的目标做贡献。

四、建设内容与主要措施

(一)主要建设内容

1、信息门户平台

将分散、异构的应用和信息资源进行聚合,通过统一的访问入口,实现各种应用系统的无缝接入和集成,提供一个支持信息访问、传递、以及协作的集成化环境,实现个性化业务应用的高效开发、集成、部署与管理。它位于各类应用之上,是信息化校园的窗口,以浏览器的方式向用户展现信息化校园的应用信息,能有效地整合各类应用之间的缝隙,并根据每个用户的特点、喜好和角色的不同,为不同用户提供量身定做的访问关键业务信息的安全通道和个性化应用界面,使师生员工可以浏览到相互关联的数据,进行相关的事务处理。

信息门户平台将逐步成为高校访问最为频繁、信息最为全面的一个综合信息载体。

2、身份管理平台

将分散的“独立认证、独立授权、独立帐号管理”的模式统一集中进行身份认证和管理,统一账户,统一口令。减少“信息孤岛”、“帐号扩散”、“幽灵帐号”现象。实现访问控制、身份管理、统一授权 、安全审计四个方面功能。

3、公共数据平


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离不开跨业务领域的信息共享。如何将众多应用系统中大量的信息进行科学、规范的定义和分类,使信息有序流通,保证信息的一致性与权威性,发挥信息资源的综合效益是当前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工作。

建立公共数据平台(信息标准管理系统和数据集成与管理系统)为学校在数据建模、信息采集、加工处理、数据交换的过程中建立统一的规范,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优化管理和资源共享,帮助使用者方便、快捷、规范地建立应用系统的数据结构,满足信息化建设需求。

同时,满足了学校各种业务系统和数据不断增加而导致的系统间数据共享和交换的需求,实现数据的唯一性和权威性。

4、共享资源平台

在各种数据管理中,非结构化的数据管理一直以来是学校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课程建设、精品课程、数字图书馆、数字视频教学、科学研究、科学计算、教学管理等新应用,产生了大量需要物理储存的数据。

通过构建共享资源平台,为资源制作工具、各种数字资源提供集成接口,实现全校教学、科研以及各种非结构化数据的统一存放,完成各个管理系统、教学科研应用平台等对数字资源的存储和提取,并为各类型人员提供资源的搜索和组织应用。

5、统一通讯平台

随着应用系统与信息服务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系统将设计成为采用主动信息推送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而且推送的方式也日趋多样化,即时通讯、短消息、邮件等等都是用户获得信息的便捷方式。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信息泛滥,用户在无法选择的情况下被迫获得大量信息,甚至是无用的信息。

统一通讯平台是信息化校园的基础服务之一,也是信息化校园解决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校内各应用系统的统一消息推送中心。

6、学生服务与综合管理系统

涉及多个学生相关的部门业务,涵盖学生入学前、入学时、在校期间、毕业时以及毕业后的全过程,为学生和管理人员提供完整、统一的服务平台。

7、教师综合服务与管理系统

为教师提供个人信息查询服务、人事服务、科研服务和信息填报服务等一系列便捷的信息化服务,同时,通过待办事宜、日程安排、消息中心、办公桌面等手段拓展传统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范畴,真正优化管理人员的工作方式。

8、财务综合服务与管理系统

高校财务综合管理与服务系统 以财务核算与预算控制为核心,通过“预算”指导“核算”对学校财务管理活动进行预测、控制、分析并辅助决策;主要包括财务管理系统、财务服务门户和财务数据接口三大部分。

9、资产综合服务与管理系统

系统围绕土地、公共用房、仪器设备、物资、家具,按照业务流程对国有资产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综合管理,同时,为校内各部门和师生有序利用学校资源提供各类服务。

10、综合数据分析与辅助决策支持系统

基于公共数据的综合数据分析与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是以公共数据平台为基础,将分散在各部门的数据集中到一起,以师、生角色为主线,提供跨部门立体式的人事、教学、学工等综合查询和统计分析服务。查询服务支持面向主题的多维查询,个人用户也可以查询自身相关基本情况。同时通过全面的数据分析,给中层领导、校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可以对学校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通过本系统掌握学校发展的宏观情况。

(二)主要建设措施

1、统一认识,积极推广

学校领导要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职能部门要积极宣传教育信息化知识,认真培训教育信息化技能,努力推广教育信息化手段。争取校领导、中层领导、广大师生员工统一认识,形成合力,把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落到实处。

2、加强领导,积极建设

成立学校信息化领导小组及信息化办公室,全面领导、规划学校信息化工作。积极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应用系统,督促、检查各系各部门按时保质完成信息化工作。逐步实现学校在教学、科研、行政、后勤各方面的信息化。

3、筹集资金,实现目标

逐年加大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不仅要加大学校自有资金投入,还要积极筹集社会资金(运营商、银行、个人捐资等)建设我校教育信息化,也可以采用PPP模式与社会资本合作。总之,要多渠道筹集资金,把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做好。

 

2015年9月8日